从张江药谷看中国药谷的发展
看到题目,你或许有些疑惑,张江药谷不就是中国药谷吗?或许是对的,但也不完全对,且听我说。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还是因为看到深蓝观的中国“药谷”往事一文。
相信在医药圈里,在众多医药外企眼中,中国药谷是可以和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江药谷划等号的,但实际上,在我国首都北京,也有一个中国药谷,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出名,也确实如此,但确实某种意义的官方认证。如下图。当然,张江也有。
那么,中国药谷是否有可能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药谷,我想要从它的前辈张江药谷的发展看起。北京的中国药谷,实际上是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如果说张江的诞生是为了对标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那么北京生物医药基地的诞生则是为了追赶张江药谷。
回顾张江药谷发展
“张江这儿都是农田,我们为什么要来建厂”,这是1993年罗氏制药留给上海市副市长的问题,可见,93年之荒凉,再到21年之欣欣向荣,仅仅是过了28年而已。28年的时间,张江做了什么?
一是引入了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2003年,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全所搬迁,从徐汇区科学大院里搬到了张江,占据了好的位置(地铁站出门就是),也算是开荒者的福利吧,后来建了2期和3期(在一个园区),近期又重资在牛顿路买了一块地皮,或许会有自己学生的宿舍;200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搬迁至张江,虽然被轻轨一分为二成两个校区,但是面积够大,发展斐然,“中药学”学科,又必将迎来大的发展;2008年,复旦大学药学院搬至张江校区,就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近;当然还有上海科技大学的加入,有钱有地方,引入无数医药领域大拿,为张江平添医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学校和科研机构能为张江带来什么,小编觉得首先是人气!有人才有发展。
二是引入了老牌外资药企。以罗氏敢为人先地入驻张江开始,一系列外企如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都纷纷加入这片沃土,提供了无数地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有了去路,企业不愁找不到人,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他们一起去为医药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于是完整的形成了一个闭环。
当然,张江还做了很多事情,比如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住宅资源等以形成一个自循环片区,我们在此无需一一列出,仅仅是以此窥得北京大兴中国药谷的发展目前在哪个地步,未来又该走向何方。既然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以中国药谷自居,那理应发展得对得起这个称号,否则实在尴尬。
分析中国药谷现状
“中国药谷规划面积13.4平方公里,在政策、品牌、项目等方面拥有“中关村”和“北京亦庄”双重平台优势。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核心区域。”这是它的介绍。
中国药谷目前的优势在哪?相比较张江来说,聚集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动物所、病原所、生技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国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代表的药政检测和药物研发机构。这是北京独有的优势,自然也就给了“中国药谷”,但是,目前真正全部入驻的是否百分百存疑,因为以医科院药物所为例,还在搬迁当中,什么时候全部就位,还需要一些时间,但是也快了。
如果说科研机构方面,“中国药谷”胜出,而高等院校方面,则是完败。没有学生,没有人气,没有底商,没有烟火气,我想这是目前大兴医药基地薄弱的部分。依小编浅见,不如把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在京机构搬至大兴,或者设立分校区,优势互补。
再说入驻企业,从CBP药谷官微可以查到,主要分为园中园项目和重点项目。前者包括:华润生物医药产业园、同仁堂现代化产业园、绿地智汇健康城、中关村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生物医药基地科技创新中心、联东 U谷生物医药企业港、美国开瑞龙纳米产业园。后者包括:(一)现代中药: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北京以岭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康美制药有限公司、中国中药公司、华颐药业有限公司;(二)创新化药: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北京协和药厂、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五和博澳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四环科宝制药有限公司;(三)生物制药:北京双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依生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智慧医疗: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四海华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麦邦光电仪器有限公司、北京毅新博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阿迈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奥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四维祥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健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柏惠维康科技、北京恒福思特科技、华脉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华克医疗科技(北京)股份公司;(五)大健康: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兴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卫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蜜蜂堂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六)动物药:北京科牧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入驻企业来看,整体种类分布还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和张江药谷相比,创新型企业数量不足,外资药企研发中心没有设立,大部分企业可能更多在中国药谷设置的是生产基地,这几乎是个硬伤,而这个硬伤实际上和北京的发展纲要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北京对大兴地区的一个定位是:南部先进智造产业带,而北部才是研发创新和信息产业带。
除此之外,对生物医药来说,北京还有很早起步的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其中入驻了北生所、恒瑞、扬子江、百济神州等一些仿制药企业和创新药企以及聚集了一批科学家的北生所。再看北京的东部,城市副中心通州地区也有一些药企。因此,药企和科研资源无法也不可能集中在中国药谷,中国药谷也就不可避免地发展受限。
展望中国药谷未来
那么中国药谷一定是追赶不了张江药谷吗?短时间内,北京的大兴药谷是不太可能追赶上上海的张江药谷的。无论是从高校科研机构的入驻还是从药企外企的入驻来看,都差的太远。但是未来或许有希望。
面积不足的问题正在被解决。医药基地现已全面启动扩区工作,在现有13.4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再扩9.1平方公里,形成22.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发展空间。
引进新的高教资源。据中国药谷..介绍,医药基地扩区后,首都医科大学已确定在此选址,必将为生物医药基地引入新的活力。
产业规划完整。形成了以药证审批与医药研发为核心板块,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为主体板块,以保健品、化妆品与兽用医药疫苗为拓展板块的“1+4+2”特色产业基础。
地理位置尚可。与亦庄同处南城,毗邻大兴国际机场,地铁四号线直达园区(但实际上直达的只是附近的小区,以小区和地铁站向外扩散,才是各个药企或者药厂或者科研机构)
政策支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做大两个国际引领支柱产业,其中有一个就是医药健康产业。发力创新药、新器械、新健康服务三大方向,在新型疫苗、下一代抗体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方面构筑优势,推动医药制造与健康服务并行发展。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达到4000亿元。
总的来说,中国药谷的未来还是光明的,正如..所畅想的:医药基地将着力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内地位的“中国药谷 健康新城”。我们作为普通的医药工作者,希望看到这样的未来,可能还需要一些耐心,一些时间。